故宫将满600岁 《清明上河图》等重磅展品来“贺寿”
2020年,紫禁城将满600岁。故宫人将如何庆祝它的“大寿”?这个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故宫博物院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有了答案。
“我们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它庆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记者透露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最好的展览,在最优质舒适的参观环境中向公众展出——从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面,展现600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的深沉魅力。
2019年3月,“龙凤呈祥——故宫博物院藏龙凤题材文物展”;2019年4月,“宫廷御医药展”;2019年7月,“良渚玉文化展”;2019年11月的“故宫文房特展”和“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大展”;2020年5月,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亮相;2020年9月,“《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展;2020年12月,“康、雍、乾瓷器大展”……
通过这份内容丰富的日程表,我们可以预见,这一系列持续到2020年底的展览,将使紫禁城绽放出炫目光彩,也会让一直喜爱故宫的观众们大饱眼福。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不断创新的展览和品种丰富的文创产品,拉近与公众的距离。2018年,故宫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700万。
故宫博物院对观众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几个新的趋势——
年轻观众成为参观“主力”。2018年的观众中,30岁以下观众占40%,30-40岁观众占24%。这些数据证明,故宫博物院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
观众参观时长增加。“以前,很多观众跟着导游,半个小时就从午门走到了神武门,没有看展览就直接出去了。”单霁翔说,现在分布在各处的展览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大家看展览越来越细致,在故宫博物院流连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淡季参观人数大大增长,实现“旺季不挤、淡季不淡”。2018年,故宫博物院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措施的天数达到76天。刚刚过去的1、2月,本是参观淡季,但由于“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的举办,参观人数同比增加50%以上,尤其是来参观的北京市民大幅增长。
观众参观的区域不再集中于“中轴线”附近,更多新开放区域得到了观众青睐。钟表馆、珍宝馆等常设专馆参观人数不断增长,2018年的参观人数达524万人次,比2013年翻了一番。
观众们的肯定,无疑是对默默付出努力的故宫人最好的回报。
“紫禁城建成600年来临之际,故宫博物院将以更深切的情感、更多元的形式、更贴心的服务,为观众带来最好的文化体验和博物馆之旅。”单霁翔说。
分享:
推荐阅读
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在京发布
山西展出230余件纵跨五千年的中国古代玉器
世界汉学大会官方网站上线
综艺《江南·十二场欢聚》创新呈现学习型演员成长蜕变
北美票房:《星际宝贝史迪奇》夺周末票房三连冠
“非遗+”撬动消费市场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物有所值
大幅超去年同期 2025端午档电影票房破4亿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端午档票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互鉴彰显文明的力量
“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城市单元交流活动在眉山举行
“非遗+”撬动消费市场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物有所值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圆满闭幕
探索综艺带动地方文旅 目的地推介计划正式启动
湖南零陵打造柳宗元文化IP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要素等比精准模型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