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10幅佚名古画册页欣赏

2017-09-27 12:14:00  文化产业网 

1、北宋 佚名 写生蛱蝶图页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察其海棠花叶及蛱蝶的画法,当是北宋末画院中人所作。蛱蝶生动而情趣昂然,虽为院体画,却不流俗。

2、南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页 绢本设色纵30.3、横32.5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绘三仕女在宫中院落观花的情景。图左边湖石花丛,案前小方几上置古铜觚,中插牡丹三多,案后方几杂陈古盆。拳石、翠草旁设圆杌覆绣花圆垫。一仕女云鬟金饰,宫帔华裳,锦裙晓妆,正盥手并注目观赏案前之花卉。旁立侍女捧金盆,身后立侍女手持长柄宫扇。后偶绿丝步障,障外丛竹、花草、树木点缀。整个画面布置秀美幽雅,用笔精细。从人物描绘、连笔,敷色都近似周昉风格。画面无款印。经专家鉴定,定为南宋画。清高士奇、陆费墀题记。清高士奇,近代周叔弢鉴藏。

3、 南宋 佚名 寒塘凫侣图页 绢本,设色,纵16.6cm,横20.8cm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签题阎次于作。按《图绘宝鉴》云:阎次于为阎仲之子。能世其学而过之。画山水人物,工于画牛。孝宗隆兴初(1163),进画图称旨,补次于承务郎,画院祗候。但此图近似马远家法,不应是南宋初期之作,故改题无名氏作。画是江南的冬景,水边的白梅、水仙、茶花盛放着,芦苇已枯败,水落石出,禽鸟或游或飞。

4、南宋 佚名 荷塘鸂鵣图页  绢本,设色,纵16.8cm,横21cm。收藏:故宫博物院   本幅无款印。  画面烟雾迷濛,一弯清溪,两岸夹植杨柳,间以红花。溪中莲叶点点,鸂鵣戏水,其乐融融。一行白鹭破空飞向远方,蜿蜒的清溪流向画面深处。小小的册页画中采用了深远与高远的画法,使画面意境达到了深远的效果。柳叶用攒笔点画,树干用双钩法绘出,鸂鵣以工笔刻画。设色柔和淡雅。  对幅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花鸟从来属剑南,水禽夏卉照晴潭。鸳鸯无碍称其紫,弟子有时胜彼蓝。水宿相呼如觧勅,沙群式度自能谙。涨滩落鸟寻常事,何涉西台鸡怪谈。”    清《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5、南宋 佚名 荷亭销夏图页   炎炎夏日,在倚山傍水的亭榭内,袒腹闲躺、临水乘凉,是何其舒畅、快活的乐事!绿荫浓密的山岩旁,在一座精心构筑、伸往水心的江亭里,不但可瞧见这么一位快活神仙,而江亭外绿波微荡,青荷飘香,长堤上垂柳摇曳,远山洲渚幽润苍茫,任谁看了也不禁暑意消散、舒畅不已!   对于重视养闲修行的文人来说,夏日的暑气带来了混浊黏腻,必需要加以涤除,身心才能回归清明与澄净。因此各式「销夏」的情景,如临水乘凉等,也就特别受到重视。这幅「荷亭销夏」里,画家一方面精心地描写盛夏时节,水光山色间的园林生活景致,一方面又以袒腹高卧的主人翁,具体点出画中寄寓的逍遥闲适之意,情、景兼融俱妙,是这幅画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荷亭销夏」采全景式的构图,由近处的坡石、亭廊,到远处的青峰、洲渚等,层次井然、变化丰富。此外,画中无论是苍松或翠柳,水阁或江亭,都描绘得相当细谨;而近景的坡石、山岩与树木,也都呈现李唐一派挺健的风格特征,由此看来这应是一幅南宋中期李唐后继者的杰作。

6、南宋 佚名 荷蟹图页 绢本,设色,纵28.4cm,横28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钤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7、南宋 鹡鸰荷叶图页 绢本,设色,纵26cm,横26.5cm。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宋犖审定”,又半印一方,印文不辨。裱边题签:“宋人画鹡鸰荷叶”。   图中荷塘里枯枝断茎,一片残败的荷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一只鹡鸰停驻其上,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8、南宋 佚名 蓼龟图页 绢本,设色,纵28.4cm,横28cm。   本幅无款。钤一印,印文模糊不辨。   图绘溪水岸边,泥坡碎石,红蓼吐艳,野菊轻绽。一只老龟缓缓爬上坡岸,未及出水,便被蓼花上的小蜂所吸引,驻足昂首仰望,后足仍浸于池中,其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神态表露无遗。用笔兼工带写,红蓼、乌龟以中锋细笔勾描,小草、花蕊用小写意法,工写结合,笔法灵活多样,设色淡雅清秀。

9、南宋 佚名 柳塘钓隐   新荷点点、绿意盈盈的山池上,一道长堤、小桥,逶迤地通往这处池畔幽居。屋宅周围,掩映着如绿瀑般的垂柳。山池的这一头,大、小水鸭儿们在水阁前悠游、鹭鸶在芦苇间穿梭;山池的另一头,则见幽居的主人,正倚着扁舟、伴着美酒,在烟波中留连。   自北宋起,山水画的面目,除了描绘北方严峻、荒漠的崇山峻岭之外,也渐渐将花鸟融入山水,发展出表现溪塘汀渚虚旷之美的小景。这些作品由于笔风清丽,画幅较小,充满诗意,后来也成为南宋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形式。这幅「柳塘钓隐」以广角取景,处处充满生机,画面明净而开阔,展现了宋代小景山水的特色。游息其间鸭凫及鹭鸶,不仅为山池增添几分野趣,更表明了画中主人翁远离尘俗、隐遁江湖的心意。   这幅「柳塘钓隐」没有名款。全幅设色轻柔,在描绘点景人物、游禽水鸟、与柳树荷叶等的细腻严谨笔触中,仍保有朴质的写实之美。这与南宋常见的较为圆熟、硬劲、多转折、波磔的笔触稍有不同,推测这应为一幅南宋前期,以花鸟作为点景的山水佳作。

10、南宋 佚名《梅竹双雀图》 绢本,设色,纵26cm,横26.5cm。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宋犖审定”、“嘉庆御览之宝”,又半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裱边题签:“宋人画梅竹双鹊”。   绿竹丛中逶迤伸出白梅两枝,清丽冷艳。两只鸲鹆栖于枝头,翘首顾盼。鸟羽用细笔勾描,然后以墨或淡彩晕染,近似“没骨”法。梅花用白粉和淡黄色勾填,层次丰富。竹叶用双勾法勾勒轮廓,再染以花青、汁绿、赭石等色。   清《石渠宝笈》著录。


 

文化资讯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