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玉钺、玉璇玑等高等级玉器
环球文化网11月5日讯 位于湖北保康的穆林头遗址考古近日取得重大收获,考古发现玉钺、玉璇玑等高等级玉器。这批玉器距今5100年至4600年,是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的玉器,比此前发现的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早约500年。
穆林头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七组,遗址地处重阳盆地的紫阳台地上,面积约8万平方米。这一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后于2016年3月复查时,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遗物。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项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穆林头遗址考古队,对其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
穆林头遗址考古队领队笪浩波介绍称,本次考古发现遗址文化层分四层,第三、四层为屈家岭时期文化遗存。墓葬分布于遗址上,皆为长方形或梯形竖穴土坑墓,分布较为密集,少有打破现象。各墓随葬品数量较多,主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器、玉器和骨器。
其中,M26与M33为一对异穴合葬墓。M26墓坑东西长230厘米,南北宽160厘米,深度为84厘米,坑壁光滑、底部平坦。人骨痕迹明显,推测人体长180厘米以上。考古工作人员发现随葬玉器有玉钺一件,长22厘米、宽16厘米,压于右肱骨及背部下;玉璇玑一件(分为二片),置于右手掌上;玉斧一件,置于右小腿一侧;象牙管一件,置于头部右侧。
在M23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有人骨痕迹,腐朽严重。人骨左手臂下随葬有玉钺一件、玉璇玑一件,脖子处有玉管二件。同时复原陶器30余件,有鼎、盂形器、壶形器、罐、双腹豆、高足杯、碗及缸等。
此外M34、M36也发现有石钺。
笪浩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象征权力的玉钺以及象征着天文与立法的玉璇玑的发现,可推断墓主应该为一酋长级别的首领。这也表明穆林头遗址在屈家岭文化时期为本区域一处较高级别的聚落。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其年代上承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相当于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之间。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指出,穆林头遗址高等级墓地系屈家岭文化考古的首次发现,它对于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的等级葬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玉钺、玉璇玑的发现,对于今后同时期高等级墓葬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分享:
推荐阅读
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在京发布
山西展出230余件纵跨五千年的中国古代玉器
世界汉学大会官方网站上线
综艺《江南·十二场欢聚》创新呈现学习型演员成长蜕变
北美票房:《星际宝贝史迪奇》夺周末票房三连冠
“非遗+”撬动消费市场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物有所值
大幅超去年同期 2025端午档电影票房破4亿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端午档票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互鉴彰显文明的力量
“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城市单元交流活动在眉山举行
“非遗+”撬动消费市场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表示物有所值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圆满闭幕
探索综艺带动地方文旅 目的地推介计划正式启动
湖南零陵打造柳宗元文化IP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要素等比精准模型首次亮相